Search

我是從小在工廠長大的小孩,大學念了工業設計,雖然現在比較沒有在做工業設計,但我仍把做設計的精神放在文...

  • Share this:

我是從小在工廠長大的小孩,大學念了工業設計,雖然現在比較沒有在做工業設計,但我仍把做設計的精神放在文字的評論,做了一個設計自媒體,也積極進行各種台日媒合的案子。
. 
後來我在現在工業設計協會理事長張漢寧的邀請下,進入工業設計協會。很多人都覺得協會是「邪會」,各種老舊的規矩與套路,但說實話如果沒有親眼看到我也沒辦法說什麼。加入協會後,在現在理事長張漢寧的積極改革,雖然的確還有一些我看不順眼的地方,但整體是往好的方向進行,未來也有很多計畫等待我們推動。而現在這個改造工業區的計劃也是工業設計協會在背後大力推動的成果。
. 
台灣有62個工業區,大家對工業區的印象就是骯髒、污染,但工業區的經濟產值帶來台灣幾十年來的繁榮,奠定OEM世界最強製造業的基礎,如果要進一步升級產業,進行「設計導入」改造品牌經營模式,讓「設計思維」可以真正帶領園區升級,並施以改造,園區甚至能成為教學相長的教育場域,還能串連園區產業共創事業新火花。「design」,就是讓園區各個產業一起升級的關鍵。
. 
以前我多半都是藉由發表評論的方式介入我所關心的議題,但今年開始我花了很多時間慢慢進入體制,直搗問題核心,希望與夥伴一同解決一些事情,推動一些價值。
. 
這些過程有時候很難馬上跟大家報告,但進行一年以來,一些專案也開始慢慢有個成果,最近可以跟大家聊聊。有空的話,請先看看這篇翻轉工業區的文章吧。
.
相信我,這只是開始!


Tags:

About author
http://designsurfing.biz/ 設計發浪 一個台灣與日本設計藝文交流的平台。橫跨設計合作、專欄評論、展覽演講、品牌顧問、專利諮詢等面向,期待能以各種形式有效串連兩地資源,形成台灣與日本新一代的設計浪潮。 デザインサーフィン 台湾と日本のデザインやアートを交流させるプラットフォーム。ブランディング、デザインのコラボ、コラム、展示のキュレーションなど、様々のフォームで台湾と日本クリエーター達の架け橋になるように目指します。 Designsurfing A platform to make creators in Taiwan and Japan can collaborate in design and art. Branding、Curation、Design、Marketing……etc.,linking sources in anyform at Designsurfing,to be a bridge between Taiwan and Japan. Creative Director/ 設計浪人/Chad Liu
設計合作、專欄評論、展覽演講、品牌顧問、專利諮詢
View all posts